在星座运势之后,MBTI为何能成为顶流
说到星座,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一些关于星座的性格及故事,然而,最近MBTI这一神秘的心理测试似乎已经逐渐取代了最初的星座话题。
从星座到MBTI,为什么现在MBTI十六人格测试的内容总是能上热门?
MBTI的前世今生
说到星座,无论是相信他们并为他们付出的朋友,还是不理解他们的朋友,在他们心中,几乎都觉得这毕竟只是一种玄学,与科学无关。
但谈到MBTI,它的背书似乎非常有力,不仅“科学”,而且有“著名企业”背书。
首先,这个测试的理论基础来自荣格的心理类型学。虽然MBTI的支持者布里格斯母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但他们可以依靠荣格获得外行的充分信任。
其次,它的支持者之一伊莎贝尔将这项测试卖给了许多《财富》500强企业,然后这项测试成为了这些著名企业的就业测试。这些著名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通用电气、标准石油和贝尔实验室。
这项测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MBTI根据四个维度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16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性格描述,大致如下:
MBTI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在豆瓣、朋友圈,还是B站、抖音,最近,MBTI相关内容都出现得非常频繁。可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博主,他们最近都可以追随MBTI(包括媒体播放)的潮流。
一边MBTI这个话题被众多博主以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另一边,MBTI也逐渐成为网友们社交的热议话题——“温柔懂事ISFJ”、“学习强者INTJ”、“脑洞王者ENTP”、“人间废物INFP”……
个性要用标签快速识别
从大V的讨论,到普通人的倾诉,再到表情包轰炸,这一轮MBTI的狂欢逐渐蔓延开来。现在的热度已经与星座话题不相上下了。
但当我们回到两者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这两个话题都围绕着“你是谁”。星座和MBTI都能很快给你一个最直接、最容易记住的标签,这样你就能读懂自己,识别他人。
网易云的间歇性人格测试和年度音乐报告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我们有自我探索,用简短而有意义的词语来宣传自己。同时,我们需要识别同伴,并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
总结
归根结底,MBTI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工具。与MBTI总结的16种性格相比,社交领域的人的真相很可能是,千人千面,甚至一人千面。
你属于哪种MBTI?您是否看好MBTI的可持续性?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