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MBTI你测了吗
如果你还在用“你是什么星座”这个问题来打开聚会话题的话,你就out啦,现在大家都流行用四个字母作为自己的社交名片。以前说“我是金牛座”的人,都改说“我是ISTP”了。
微博上,#MBTI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21亿,今日讨论量接近700万,连冬奥会冠军谷爱凌也在公开采访时,也透露过自己是“INTJ”。
网络上有很多MBTI测试,有收费的正版,也有简化的免费版,没有测试过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
1
所以,到底什么是MBTI?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MBTI 可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用得最多的心理测试,也是测试界第一大网红、第一大梗王。
那么问题又来了,MBTI 到底是个什么测试?
通过字面理解,它或许你会觉得它更接近人格测试,但实际上,它还是一种生涯测评——通过发现你的心理特质,帮你做职业和人生规划的测评。这对母女设计 MBTI 的最初目的不只是测试性格,也是为了找出你的特色,发现你个性之中的优势,以此帮你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解决当时社会女性回归职场的问题。
2
MBTI有什么用?
这是一个旨在帮你找优势的测评,
而强行分类意味着一定要创造互相不兼容的类别,不管这些差异多么微弱。 做别的人格测试,你可能各项指标都很平均,而且都在均值附近——约等于说「你就是个普通人」。而 MBTI 没有大众脸,你一定会获得专属的特质描述。
MBTI 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四个维度:
I(内向)- E(外向),内向的人在独处时「回血」,社交时「掉血」,外向的人相反
N(直觉)- S(实感)衡量人认识世界、处理问题时,偏向于抽象的直觉还是具体的经历
F(情感)- T(思考)讨论人如何做决定,基于多元的价值观还是二元的是观非驱动
J(判断)- P(感知)衡量人与外部的互动方式,倾向于强计划性还是强灵活性
这四个维度都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与外显特质。它们通过排列组合,才形成了我们知道的 16 种人格。
MBTI 脱离了天干地支、出生时辰等命运玄学,通过对一些行为的选择,推测出大致的人格类型。
3
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做各种测试,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不论古今,人们都热衷于此。比如西方的塔罗、星座,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
有时候,是我们希望自己拥有标签上的特质,有时候是我们希望成为标签特质所定义的那类人,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叫做
“标签效用”
的心理学
—你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就会不自觉地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MBTI刚好符合这种心理需求。
正因为如此,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做测试时候也会发生在不同的类型之间反复横跳的情况。 出现“ 反复横跳”,专业测评师会提供解释,或者建议你做更完善的测试,但这太麻烦了。据我所知,大家普遍选择了更简单的办法:
挑一个自己喜欢的
。
作为“网红人格测试”,它所展示的标签作为个性化且易于交流的媒介,快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破冰利器”。